您所在位置:

疾病查詢>L>內容>

淋病

發布時間:2014年01月22日 來源:中國CDC 閱讀次數:

    淋病(Gonorrhea)是淋病奈瑟菌(簡稱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統化膿性感染為主要表現的性傳播疾病。是一種古老而又常見的性病。近年來發病率居我國(中國)性傳播疾病首位,淋菌為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呈腎型,成雙排列,離開人體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劑容易將其殺滅。多發生于青年男女。

診斷標準

淋病必須根據有非婚性接觸、性伴感染史、或與淋病患者共用物史、或新生兒的母親有淋病史等,結合上述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綜合分析,慎重作出診斷。
    實驗室檢查:(1)從男性尿道涂片中觀察到革蘭陰性細胞內典型雙球菌,或(2)從臨床標本中培養分離到典型革蘭陰性、氧化酶陽性雙球菌。

治療原則

應遵循及時、足量、規則用藥的原則,根據不同病情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案。
治療藥物應根據各地藥源及淋球菌對抗生素敏感情況,參考國家標準推薦的治療方案進行選擇。性伴如有感染應同時接受治療。療后進行隨訪判愈。判愈標準為治療結束后兩周內,在無性接觸的情況下:(1)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2)治療結束后4~8天內從患病部位取材,作涂片和培養均為陰性。    
    特異治療:
    對尿道、宮頸、直腸和咽部淋球菌感染推薦用:頭孢曲松250mg,一次肌注;或環丙沙星500mg,一次口服(孕婦、兒童及肝腎功能障礙者忌用);或多西環素100mg,每日2次,共7日(孕婦禁用);或阿奇霉素1g,一次口服;或大觀霉素2g(宮頸炎用4g),一次肌注。對淋球菌眼眼炎以及播散性淋球菌感染上述藥物應加大劑量和延長療程。
    由于過敏、不能耐受或妊娠等禁忌,不能應用頭孢菌素、喹諾酮類或四環素類者應以大觀霉素治療。同時感染艾滋病病毒者治療與未感染者相同。為預防同時存在的沙眼衣原體感染,用上述藥物治療后,可繼續按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治療。

控制措施

(一)監測               
    由于人體對淋病無有效的自然免疫力,某些人群的再感染率很高,但該病可以治愈,所以淋病屬高期間發病率、低時點患病率的性病,其報告的例數和患者人數有較大的差別。另外,多數患者無癥狀或癥狀輕微而不就醫,但如不治療,發生并發癥,女性后果比男性嚴重,且是重要的傳染源。直腸和咽部淋球菌感染尚很少報告,這些感染多無癥狀,醫務人員未給予足夠注意,但男性同性戀者直腸淋球菌感染卻是一項促進艾滋病病毒性傳播的重要指標,值得重視。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我國已有耐藥菌株出現,以及合并沙眼衣原體及支原體感染增加,從而增加了防治的難度。
    我國性病監測以被動監測為主,盡管認真收集報病資料,但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即發病率的資料受當地防治規劃活動的影響。除了淋病本身消長以外,增加或減少主動發現患者或改進患者就診環境,以及主動監測的積極性都會影響發病率的變化,這在淋病流行地區表現最為突出。為此,除了對監測系統的報病加強管理外,還應在哨點地區或醫院開展專項調查以補充監測系統資料的不足,包括:
    (1)加強對人群尤其是女性淋病的主動篩查,除專門性病防治機構、醫院皮膚性病科外,其他科特別是婦產科、婦幼保健部門應增加篩查性病項目,特別是淋球菌的培養。
    (2)加強全國淋球菌耐藥譜的調查協作,監測淋球菌對抗生素敏感性的變化,以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3)調查淋球菌及沙眼衣原體在尿道分泌物及陰道分泌物異常的病征中分布,以便為開展性病病征處理制定流程圖,以及分析疫情時作為依據。
    (4)為考核淋病防治效果,應注意調查其判愈率、再感染率及接觸者追蹤的結果,同時收集患者及高危人群行為危險因素監測資料,作為分析、解釋疫情變化的佐證。
    (二)人群預防 首先要進行一級預防,由于尚無對淋球菌有效的疫苗,不能預防接種,要設法保護高危人群。加強防治宣傳教育,提倡潔身自愛,不搞性亂。通過二級預防,在要求醫療機構為性病患者提供規范化醫療的同時,宣傳患者到正規醫院就醫,早期發現患者并給予合理的治療,包括開展性病病征處理,提供咨詢服務及進行性接觸者追蹤。加強對患者的管理,包括患者的衣物、毛巾、床單等用煮沸,浴盆、便盆等用消毒劑消毒。
    (三)個體預防建議采用陰莖套 防護;一般不主張系統用抗生素,以避免發生耐藥菌株及對抗生素過敏等問題。
    為預防新生兒淋菌性眼炎,應治療感染的孕婦;新生兒出生后一小時以內用0.5%紅霉素眼藥膏或1%硝酸銀眼藥水點眼一次。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機版
服務熱線
深夜视频,深夜视频免费,深夜释放自己,深夜释放自己带你另眼看世界